“當然,眾位之中有非遺緙絲技藝傳承者也同樣可以予以展示。”
秦音的表達很簡單,這場南省絲綢之路大展本質上的賽制也並非是要以非遺之技藝織法中的任何幾種來比拼哪種更厲害。
不管你傳承甚至以企業主打的非遺織法是哪一種,只要夠厲害,質量夠強,那也是能有很大的競爭力的。
並非是哪個非遺織法更復雜難度更大,就勝其他非遺織法一籌。
這本質上就是一種悖論,倒是被他們這些人拿來偷換概念了。
秦音說得有理有據,並且也邀請其他人參與古法緙絲技藝織法之中來。
可是在場的能有幾個真能現場表演緙絲技藝的?
那不都是唱的響亮,真輪到他們跑都來不及。
秦音也懶得跟他們多談,在真正的賽場上,不管比拼什麼,那都是實力說話的。
多說無益,實力自會為她證明一切。
秦音走到李諾諾留下的織造機旁,熟練地將李諾諾已經完成了一大部分的繭羽絲織綢帛拿走,緊接著來到YM集團的展區,此時聶風荷帶著她的團隊終於來到了展區,並且這一次,聶風荷親自帶著自己的弟子們將早就准備好的專業織機前。
不可否認一開始也有人認出了跟在YM集團團隊之中的聶風荷,聶風荷這樣的蘇繡大師在以絲綢制品為主的企業之中那也是香餑餑一樣的存在。
大家自然是認識的,只是誰都不覺得她的存在會對秦音有什麼如虎添翼的作用。
畢竟她這個年紀也不會有什麼創新創造力了。
更何況她還是個古典範兒十足的蘇繡傳承人,只是個做繡品的,真論起來那就是在絲織成品上進行二次創作的同為非遺傳承人罷了。
要真論起來絲織織法,恐怕這位蘇繡大師也只是略懂一二,並不一定能親自參與絲織吧?
可很顯然,大家還是小看了蘇繡大師的實力。
蘇繡,蘇州緙絲織造技藝那也算是一脈相承的。
蘇州緙絲織造技藝是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以其精良的制作、渾樸高雅的風格和艷中帶秀的藝術特點而著稱,被譽為“織中之聖”。
聶風荷一出現,秦音剛剛不卑不亢放的話此刻就驀然有了信服力,讓人打心底裡升起一股子敬佩。
秦音啊秦音,還有什麼是你藏起來的驚喜呢。
然而所有人都以為秦音會讓聶風荷坐到絲織機前,畢竟聶風荷看起來才是能夠靈活運用這種古法織造機器的人。
而眾人眼睛瞪大,只見秦音從容不迫地落座,隨即將半成品的繭羽絲織半成品織布給靈活地重新放置到了織造機器上,全程的動作如此熟練,竟不像是第一次觸碰這絲織機。
眾人麻了,難不成秦音還真是神了?連這麼復雜的古法絲織機器都能親自操作?
要知道緙絲的制作有多復雜,工藝分為嵌經面、畫樣、織緯和整理等十多道工序。織緯的基本技法,主要有勾、搶、繞、結、摜和長短梭等,其復雜程度真不是一個人單獨完成能夠輕易完成的。
更何況,這其中精細程度以及繁復工藝的每一個花紋編織需要的節奏與分部那都是不同的。
秦音......能做得出來?
恐怕是自己先坐上去嘩眾取寵,實際上不也還需要聶風荷這蘇繡大師為她保駕護航~